2025
11-11
08:37
临沂市郯城县文化馆
收藏分享
评论
0
11月8日,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礼堂内气氛庄重热烈,“沂蒙精神代代传” 红色剧目展演在此温情上演。沂蒙老区临沂市郯城县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带来的《那双血染的军鞋》《水草饭团》《沂蒙小米红》三部精品剧目,以质朴生动的艺术表达,为全体受训文职人员献上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文化盛宴,让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的沂蒙精神在军营落地生根。
作为本次展演的开篇剧目,《那双血染的军鞋》以抗日战争时期郯城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徐大娘一家两代人投身报国的感人故事。丈夫为国捐躯后,新婚三日的儿子徐钢子怀揣妻子银花亲手缝制的军鞋奔赴战场,最终壮烈牺牲,归来的唯有那双浸透鲜血的军鞋。演员们以真挚的情感演绎着亲人别离的悲痛与家国大义的抉择,舞台上婆媳捧鞋落泪的场景,让现场观众无不动容,深刻感悟到革命年代沂蒙儿女的赤胆忠心。
紧随其后的《水草饭团》,再现了沂蒙红嫂孙玉兰的非凡事迹。1947年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期间,孙玉兰肩负保护军地干部家属的重任,在敌机轰炸的险境中,为节省干粮供给伤员,带领家人到沂河捞取水草制作饭团充饥。剧中对军民鱼水深情的细腻刻画,生动诠释了沂蒙妇女在战争年代的担当与奉献,让文职人员直观感受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的精神内核。
压轴上演的《沂蒙小米红》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沂蒙老区为背景,围绕公粮守护展开剧情:面对村民为救母欲强抢公粮的绝境,主人公既以瘦弱之躯坚守集体利益,又用家中借来的地瓜叶解他人燃眉之急。剧目通过一场坚守与抉择的冲突,展现了沂蒙人民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淳朴品格,让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愈发清晰。
据悉,郯城县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编多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红色剧目,已巡回演出28 场实现乡镇全覆盖。此次走进军营,是红色文化与强军建设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小戏小剧的独特魅力,让红色基因融入文职人员血脉。
“三场剧目都是对沂蒙精神的生动诠释,革命先辈和沂蒙人民的牺牲奉献令人震撼。” 观演结束后,一名受训文职人员感慨道,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国防事业。整场展演在掌声中落下帷幕,沂蒙精神的种子已在军营中悄然发芽,激励着新一代文职人员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