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培训课程系列回顾九|张富森、魏照明联合授课:学院派与民间派双维解码鲁西南鼓吹乐

2025

11-21

08:36

菏泽市巨野县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图片

图片

11月10日至12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鲁西南鼓吹乐艺术表演人才培训》专家授课系列九圆满开展。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张富森与鲁西南鼓吹乐非遗传承人魏照明及其团队联袂主讲《鲁西南鼓吹乐概述》系列课程,以“学院理论+民间实践”双重视角搭建完整认知体系,三天课程层层递进、干货密集,课程尾声全体学员与两位授课老师合影留念。

课程进行

图片

本次系列课程最大特色在于“双师互补”——张富森教授以学术视野梳理体系,魏照明老师以一线经验填充细节,二者结合让“鲁西南鼓吹乐概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民俗温度。

图片

张富森教授从“历史脉络+艺术体系”切入,夯实理论根基。梳理鲁西南鼓吹乐从明清萌芽到当代传承的发展脉络,重点解析“黄河文化”对其“高亢雄浑”风格的塑造作用。在艺术体系讲解中,他聚焦“乐器组合”“曲目分类”“传承谱系”三大核心,明确鲁西南鼓吹乐“笙管笛箫为骨、唢呐为魂”的器乐特征,以及“婚丧嫁娶类”“节庆仪式类”“戏曲伴奏类”的曲目分类逻辑。

图片

魏照明老师则以“民间实践+技艺口诀”为核心,让理论落地。作为土生土长的菏泽民间演奏家,他带来大量一手经验:从“乐班搭伙的默契门道”,到“不同乡镇鼓吹乐的风格差异”,再到“口传心授的技法口诀”,生动还原鲁西南鼓吹乐的民间生存状态。谈及传承,他现场演示“唢呐循环换气”的民间练法:“先练‘吹着换气不跑音’,再练‘带着情绪变气息’,这都是老辈艺人在田埂上练出来的真功夫。”这种“接地气”的分享让学员直呼“摸到了传承的根”。

图片

三天课程中,两位老师还设置“问答对谈”环节,针对“现代传承如何平衡学院规范与民间特色”等问题展开探讨。张教授强调“体系化保护的重要性”,魏老师则坚持“民间活态传承不能丢”,二者观点碰撞让学员明晰: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需以学术为纲、以民间为基,二者不可偏废。

图片

一场学院与民间的对话,为鲁西南鼓吹乐传承注入多元思考。相信学员们将带着两位老师的授课精髓,在理论认知与实践技艺上双向提升,让这门民间艺术根脉更牢、活力更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