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非遗课堂,让青少年拥历史赴未来

2024

04-23

09:03

日照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最美人间四月天,踏春研学正当时。在“研学游”成为文旅行业“新顶流”的当下,将“行走的课堂”“打卡式旅行”与多彩的非遗相融,会产生怎样美好的化学反应?

4月16日,日照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黄河大集”非遗市集暨“向着太阳遇见你”非遗研学活动,来自东港区城西小学的300余名师生集聚一堂,用旅行“打卡”的方式“探游”传统文化之美,共同开启一场与日照非遗文化的时空对话。

当日一早,一辆辆校车开进市文化馆广场,城西小学五年级非遗研学团的孩子们快步走出车门,排着队伍有序入场,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期待。按照不同的班级,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小组,选取手造馆、市民大讲堂、非遗展厅、非遗传习课堂等多个馆内“打卡点”,串联成不同的研学路线,以多元文化体验引领青少年亲手“触摸”非遗之韵。

“同学们,先用手捏出猴子的轮廓,再用木棒压出眼睛和嘴巴,要注意感受立体的结构,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非遗传习大课堂,日照平面陶非遗传承人徐兵展示着泥塑的制作技艺,好奇的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一边观察着制作的步骤,一边专注的制作着手中的作品。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泥塑,13岁的李润然很快就做好了一只造型独特的“泥猴”。她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看着一块普通的泥土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只可爱的小猴子,特别有成就感,我长大了也想当一个非遗传承人。”

同一时间,在非遗馆的体验课堂上,充满趣味的剪纸艺术也受到了孩子们青睐。在剪纸非遗传承人秦绪娟的指导下,孩子们翻折着手中的红纸,小心剪裁,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红双喜”。

“同学们都学得很快,领悟力很高。剪纸是日照重要的非遗文化,通过非遗研学体验,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对称与美学的关系,也能让他们亲手感受非遗技艺,将优秀传统文化种在他们心中。”在秦绪娟看来,非遗传承需要更具沉浸感、体验感的方式,研学恰是最好的载体。

活动中,极具魅力的皮影戏课堂,成为这次研学之旅的热门“打卡地”。课堂上,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详细讲述了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制作和传承发展,在皮影戏体验中,跃跃欲试的同学们兴致高昂,轮番上台感受光影交错的精彩故事。

适逢非遗市集“开市”,布老虎、拓印、黑陶等琳琅满目的手造好品和非遗好物,吸引了学生们的热切关注。穿过热闹的人群,“山东手造 优选日照”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同样人潮涌动,在市文化馆讲解员的解说中,农民画、黑陶、雕版印刷、木船、五莲盘扣等日照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手造产品,变得更加生动可感,学生们近距离的观察和学习,沉浸式感受着非遗文化的精妙和多元。

人群中,不少学生专注聆听,静静感受,还有的学生拿出笔记,将所见所感用笔仔细记录下来。每到一个不同的手造项目展区,13岁的刘振康都会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介绍,一个上午,空白的纸张上已经写得密密麻麻。“我一直对非遗文化特别感兴趣,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我想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运用到学习中,发扬日照的非遗文化。”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一路收获。活动中,看展览、学技艺、赏皮影、逛市集等一系列丰富体验在这场春日研学中交织,化为知识的甘霖和文化的土壤,滋养着每一位少年的心,让日照丰厚的非遗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具体可感。

在日照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一个展示传统技艺的场所,更是一个活跃的学习平台,持续激发着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自2023年12月22日“山东手造 优选日照”非遗展示体验中心(非遗馆)开馆以来,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依托这个新的“文化打卡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非遗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70余场非遗研学活动,吸引了1600余人参与。

“在研学市场升温,文旅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日照市文化馆作为省级校外研学基地,一直致力于将研学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创造一个让青少年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坚定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延续。”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研学+体验”是日照文化“两创”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市文化馆将持续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打造“向着太阳遇见你”非遗研学活动品牌,强化学生们对日照本土文化遗产的认知,通过持续的文化教育,为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和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形成非遗文化“全民共享、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带动更多青少年深度感知日照非遗文化的丰厚底蕴,为他们打开更加广阔的世界。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文章转自:日照日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