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手造 云赏非遗”非遗影像线上展示活动——济阳黑陶制作技艺
2022-10-28 13:16 济南市文化馆 540 0
黑陶是龙山文化遗址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济阳黑陶孕育于龙山黑陶文化空间中,因扎根发展于济南市济阳区一带而得名。其选用黄河优质胶泥为原料,工艺复杂而又有特色,集过滤晾晒、压实排气、手工制坯、反复亚光、入窑焙烧等10道工序于一体,其中创新性拉大坯型,炼制成宝鼎、熏器等黑陶艺术品多具有大体量特征,部分成品可达2米高,展现出黄河以北沿岸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济阳黑陶制作技艺作为龙山黑陶文化的重要组成,济阳玉皇冢遗址曾出土龙山文化的石刀、石镰、蚌刀、骨镞及磨光黑陶残片,这些遗存成为龙山黑陶在济阳地区延续发展的印证。近现代以来,济阳黑陶制作技艺在传承人寇为军(1921—2006)、刘浩(生于1953年)等人相继传承下,技艺呈现体系化,品类日趋多样化,影响力也从济阳当地向济南乃至山东省扩展。
济阳黑陶制作技艺特色鲜明,在材料制作方面,以砂质陶和细泥陶为主。济阳依抱黄河,制陶多选用黄河优质胶泥,泥质细腻、无沙、粘性大,且富含多种矿物质,易在烧制中形成纯黑均质感。在制坯方面,基于传统轮转制坯前提下将控形与力巧妙融合,拉大坯型,出品黑陶多具有大体量特征。在装饰工艺方面,除了弦纹、划纹、镂空等手段,还综合利用了漆画、掐丝、硬雕、剪纸等工艺。在烧制方面,采用高温密封窑烟熏碳技术,使器表自然呈现深黑色光泽。
传统黑陶主要以实用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工艺欣赏价值业已取代了实用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济阳黑陶除了突出体量大等传统特色之外,还将泉标、泉水、荷花等具有济南特色的景物绘制在黑陶上,把中国的诗词、绘画、雕刻等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充分展现古老黑陶文化的丰富内涵,产品远销海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烟台招远市文化馆 
创作 80 粉丝 5
招远市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7月
推荐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