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淄博市地处山东中部,是齐国故都所在地和齐文化发祥地,也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陶瓷名城”。淄博陶瓷历史悠久,据考证,陶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迄今已有万年的历史。考古发现,淄博沂源扁扁洞为新石器早期人类居住遗址和制陶遗址,也是目前我国北方唯一一处文化层完整的陶器制作遗址。8500多年前,后李文化时期的古陶窑,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陶窑,还有北朝时期的“寨里窑”,唐宋时期的“磁村窑”、“博山窑”等十几处古窑址。
从商、周时期,开始烧制原始瓷器,到明清开始窑业日盛,淄博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往世界各地。在我国乃至世界物质文明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淄博陶瓷充分利用当地的陶瓷资源,创造了色彩缤纷的陶瓷文化,在制作工艺上形成了粗犷豪放、简洁明快的风格。 淄博陶瓷题材广泛,从日用品到陈设品再到园林建筑用瓷,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鲁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面貌。淄博陶瓷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形成了原料基本取之于当地,烧制技术精湛,产品风格鲜明、门类齐全、装饰新颖、品种丰富的特点。主要生产工艺:原料处理、配釉料制备、产品成型、烧成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或部分工艺环节连续化,产品装饰基本是用手工操作。 上世纪70年代后,在传统产品基础上新研制成功、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级日用细瓷、原料构成主要以当地资源为主,在配方、原料配比、泥料性能、烧成温度气氛等工艺过程中,制定了一套科学严格的控制措施。由于在工艺技术上实现了传统制瓷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滑石质细瓷(镁质强化瓷)、高石英瓷、合成骨瓷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钓鱼台国宾馆选用,为淄博陶瓷谱写了新的篇章,成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重要标志。
2010年,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供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
一审:任鹏 邓永才
二审:曹三强
供稿:培训辅导部
一审:陈皓 任鹏
二审:曹三强 张囡囡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质文艺资讯
零距离享受文化资源服务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